教材作为承载知识的物质载体,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同时也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媒介。因此,教材建设在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在课程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电子工程学院各专业的基础课程《电路基础》自2002年课程建设以来,注重配套教材的建设和开发。自教材出版以来,已修订了三次,总计发行量6万余册,覆盖到全国40余所院校。
教材建设作为课程建设的核心,是一项长期的教学基本工作,要紧跟电子技术发展新动态、教学模式改革、信息技术融入等,不断更新调整内容、创新编写体例。从2006年开始,课程团队对课程建设中教学资料进行整理,编写适合高职高专学生使用的《电路基础》教材,教材破除了大段文字叙述,降低了理论深度,删去了一些繁复的数学推导,在保证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够用的前提下,注重实际应用。教材于2007年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并使用。
2009年《电路基础》课程进行了情境化教学改革,将教学内容融于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典型电路实例中。2010年课程组对教材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校企共同选取教材案例,教材内容案例丰富,图文并茂,强调实用。将典型的日常生活实例作为“先导案例”,通过问题引出所涉及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最后通过“先导案例解决”对提出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材增加了“知识拓展”模块,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加以延伸,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出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教材第2版于2010年出版。
随着虚拟仿真技术的不断发展,课程团队将Multisim仿真引入到教学中,作为实践手段的有益补充。经过几轮的教学实践,团队成员将积累的仿真内容补充到教材中,在教材的每个情境中增加了“任务训练”模块,通过典型电路的绘制、测试,数据记录、整理和分析,引导学生科学探索,养成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提升学生电路纠错和归纳总结能力。教师将课堂讲授与仿真演示有机结合,实现教、学、做一体化,边讲边练,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电路知识的理解。教材第3版于2014年出版。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不断融入教学,教学模式与学习方法随之发生变化,课程团队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制作开发了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并将这些资源形成二维码标注在教材中,二维码随扫随学,将教材的重点、难点可视化,支持教师课内课外教学、学生线上线下学习,引导学生到数字化资源中深入拓展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第4版于2019年出版,它是一本集多种数字资源的新形态教材。
经过多年的不断更新改版,教材获评全国优秀教材、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建设教材。一部优质教材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内容、更新体例,在打磨中提升质量。(文/沈凯 审/牛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