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学管理>

[督导手记]工科专业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的重要性探讨

时间:2022-06-07 作者: 来源: 查看:

这学期又是比较特殊,疫情的反复导致绝大部分时间都是线上授课。经过前两年的线上授课经验,能够很明显感受到,多数老师们对于各项线上教学方法及技能已驾轻就熟。但是关于课程思政的环节,大家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要么一语带过,融入生硬,使学生很难有共鸣;要么通篇理论,直接没有思政元素。

众所周知,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就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开始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纲要》中明确指出:对于工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其实平日我也经常和一些专业老师进行交流,有些老师认为,工科类的专业课,注重的是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课程本身一般并不会直接传授思想政治方面的信息,所以在课堂上经常会忽略思政元素的融入。能够很明显的感受到,虽然思政教育推行了两年,但是很多专业老师还是没有意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其实,对于工科类专业来说,其主要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工程师型人才,所以专业教学工作的根本标准是“立德树人”。传统的高校课程教学,往往只重视书本知识的讲授,而忽视了思政教育,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因此,工科专业课教师更应该重视思政,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将来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也是为什么习总书记反复强调“立德树人”和“三全育人”。此外,课程思政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种新的课程观,而应视为一种全新的思想工作理念。课程思政绝不是任课教师安排固定的时间进行思政教育,而是教师在授课中全方位灵活、有机地融入思政元素。如果用做菜来比喻教学的过程,那么思政教育就是调料,味道在而不显形。那么,对于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的设计,很多老师也处于比较茫然,比较浅层的理解。这里,思政教育可以大致归纳为工程伦理学教育、工匠精神教育、家国情怀教育和使命担当教育。工程伦理学的概念是非常丰富的,不仅包括纯粹的技术,还包括生态、人文和安全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工程师必须具备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工程伦理学教育作为工科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对学生的培养是否全面,其可以引导学生把伦理作为重要元素溶于到实践中去,培养学生正确的工程观和塑造全面的工程文化,提升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神理念,从工程师的角度来说就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工作态度、规范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家国情怀教育则需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内在素养和品质,将个人发展和国家发展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坚定文化自信,激发学生的创造活力,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使命担当教育需要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加入并突出我国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历史、发展现状、相关行业的现状以及在国际上的地位等内容,使学生充分领略各行各业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中国智慧,加强学生对中国制造的信任、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对中国道路的信心,增强其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和思想认同。

最后,在课程思政的过程中,我们专业教师要充满感情,与学生之间建立起紧密的情感联系;要积极提高教学水平,让思政与专业课程相辅相成;要根据课程特点,提炼出思政元素,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教学自然而有效。(文/王冕 审/牛杰)

华体会体育公司 电子工程学院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江苏常州科教城鸣新中路22号 邮编:213164 电话(传真):0519-863381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