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特殊的“信仰公开课”,把课堂从教室移到乡村田间。2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团委联合开展的“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在乡村振兴中奋发有为”信仰公开课在金坛茅山阳山村开讲。软件239团支部、影言社团支部、部分校学生会骨干代表参加活动。这不仅是一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信仰公开课,也是一次社团思政的生动实践。
青年,要传承红色基因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红色基因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我们更应重视红色基因的传承。
现场,原阳山村党支部书记、常州市抗战历史研究会会员孔新颖向大家讲述了阳山抗日模范村的故事,并整带领同学们重走红色抗战前进路,现场的革命历史文物和发生在阳山村周围的大小战斗故事让同学们深受震撼。
青年,要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共产党人的品质,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一定不能丢。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和作风,弘扬延安精神》中强调,“全党同志要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
现场,马克思主义学院倪琳妍老师带来一节《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微课,倪老师从艰苦奋斗新的时代内涵讲起,强调艰苦奋斗的精神永不过时。倪老师呼吁青年学生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学习上刻苦钻研、不畏艰难,在工作上不避艰险、奋发图强,在生活上勤俭节约、反对铺张,在强国复兴的伟业中挺膺担当。
青年,在广大农村大有可为
现场,扎根阳山,致力乡村振兴的高职创业代表王涛分享了他的乡村创业经历。王涛 他勉励同学们学好专业,能吃苦、肯干事,青春也可以在乡村的沃土上绽光。在他的带领下,同学们挖红薯、运红薯、烤红薯,从一开始的茫然无措,到有组织、有分工、有协作,当同学们吃上一个个烤得外焦里嫩的红薯时,分外美味,分外自豪。
随后,一场争分夺秒的农忙收割比赛拉开帷幕,同学们分为几个队伍,大家手挥镰刀、分工协作。紧张激烈的比赛让大家体会到劳动的艰辛。活动结束后,大家围坐在稻田边,一一分享感悟,丰收的喜悦和收获,让同学们难以忘怀。
社团指导教师倪琳妍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希望教师要善用“大思政课”,本次实践活动将课堂延伸至乡村,不仅是希望同学们了解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意义,传承红色基因,也希望通过直接的感官体验,让同学们感受新农村的变化,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引领学生厚植家国情怀、明确当代大学生在乡村振兴事业中的使命与担当。
一直以来,校团委高度重视青年学生思想引领和实践工作,以“信仰公开课”为载体,充分发挥新时代高校共青团育人功能,形成“校-院-支部”三级联动的“信仰公开课”体系,不断拓展“信仰公开课”形式,让学生在不一样的思政课中树立崇高的信仰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信仰公开课”还延伸至社团团支部、校院二级学生会、校级学生组织团支部,成为思想引领的有效探索。(文/严敏歆 摄/褚凌峰 审/施艳青)
相关图片: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参加芜湖召开的“世界社会主义年会”
下一篇:我院青年教师王莹莹受邀宣讲